尊敬的家长:
您好!
当今世界毒品泛滥已与恐怖袭击、环境污染并列成为人类社会的三大公害。毒品这一白色幽灵,荡过乡村,掠过城市,挥舞着罪恶的魔爪,留下一幕幕人间悲剧。它的肆虐,威胁社会稳定,影响经济发展,危害人民群众,特别是严重损害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,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,民族的希望,为了保证您孩子的健康成长及您家庭的幸福与安宁,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,希望您与家人共同阅读,让毒品远离我们的生活。
一、 火眼金睛,做识毒辨毒明眼人
毒品,是指鸦片、海洛因、甲基苯丙胺(冰毒)、吗啡、大麻、可卡因,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。当前,传统毒品与合成毒品之外的新型毒品,如“阿拉伯茶”、“奶茶”、止咳水、红冰、“跳跳糖”、“浴盐”等披着种种“伪装”的外衣出现在社会上,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。校方以及禁毒部门将为您提供相关资料。我们希望,通过您和孩子们一起对毒品的形状、外观、常见伪装方式认真了解学习,由此清楚我们要防要拒的究竟是什么。理性思考,做积极向上健康人。无论传统或合成毒品,一旦沾染,均会对人体器官造成严重损害,尤其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合成毒品,对人大脑的伤害更是不可逆转。我们希望您和您的孩子之间,建立良性沟通渠道,让孩子认识到毒品的巨大危害,坚决不尝“第一口”、坚决不信诸如“只吸一口没事”之类的谎言。培养孩子理性思考的能力,避免孩子因为好奇、盲目模仿所谓“明星偶像”等因素,切忌误入毒品陷阱。我们希望您帮助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健康观念、安全意识,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,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,避免孩子因为遇到自身把控能力之外的心理问题,从而误入“借毒消愁”的误区。
二、谨慎交友,做有所不为自立人
绝大部分青少年初次涉毒都是受“邀”所致,合成毒品滥用人群大多数是聚众吸食。所以,我们希望您能关注孩子的“朋友圈”,包括孩子在网络空间的接人待物,以亲情与爱之名义帮助孩子拒交“损友”。
三、洁身自好,做远离丑恶干净人
我们希望您教育孩子,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。在歌舞厅、酒吧、洗浴场所、游戏机房等治安情况复杂场所,您和您的孩子更应保持高度警觉和戒备意识,不要轻易接受别人提供的烟酒、饮料和食品。青少年在校学生务必严格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,自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。
四、是非分明,做遵纪守法正义人
我们希望您和您的孩子,了解一些国家《禁毒法》的相关知识,帮助孩子树立“吸毒违法、贩毒犯罪”的法制观念;帮助孩子树立“一辈子防毒拒毒”的是非观念、道德底线,并且终身恪守。
让我们一起努力,宣传毒品危害,自觉远离毒品,共同撑起一片纯净的蓝天!